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海溝

深邃的海溝 馬裡亞納海溝最深點查林傑深淵最大深度為11034米



  打開世界地圖,一個奇怪的現象立刻映入眼簾,在太平洋西側,有一系列的群島自北而南呈弧狀排列著。它們是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群島、台灣島、菲律賓群島、小笠原群島、馬裡亞納群島等,人們送它們個雅號,叫作"島弧"。島弧像一串串珍珠,整齊地點綴在太平洋與它的邊緣海之間;像一隊隊的哨兵,日夜守衛、警戒在亞洲大陸的周邊。



  無獨有偶。與島弧的這種有趣的排列相呼應的是,在島弧的大洋一側,幾乎都有海溝伴生。諸如阿留申海溝、千島海溝、日本海溝、琉球海溝、菲律賓海溝、馬裡亞納海溝等等,幾乎一一對應,也形成一列弧形海溝。島弧與海溝像是孿生姊妹,形影相隨,不即不離;一島一溝,顯得奇特可貴。其他的大洋也有群島與海溝伴生的現象,如大西洋的波多黎各群島與波多黎各海溝等,在地質構造上也大同小異,不過沒有太平洋西部這樣集中,也不這麼突出與典型罷了。如此有趣的安排,不是上帝的旨意,而是大自然的內在力量的體現,是大洋底與相鄰陸地相互作用的結果。



  海溝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它卻不在海洋的中心,而偏安於大洋的邊緣。世界大洋約有30條海溝,其中主要的有17條。屬於太平洋的就有14條,且多集中在西側,東邊只有中美海溝、秘魯海溝和智利海溝3條。大西洋有2條(波多黎各海溝和南桑威奇海溝)。印度洋有1條,叫爪哇海溝。



  海溝的深度一般大於6000米。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在太平洋西側,叫馬裡亞納海溝。它的最深點查林傑深淵最大深度為11034米,位於北緯ll。2l',東經142。12'。如果把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移到這裡,將被淹沒在2000米的水下。海溝的長度不一,從500公里到4500公里不等。世界最長的海溝是印度洋的爪哇海溝,長達4500公里。有些人把秘魯海溝、智利海溝合稱為秘魯-智利海溝,其長度達5900多公里。據調查,這兩條海溝雖然靠近,幾乎首尾相接,但中間有斷開,目前尚未銜接起來。海溝的寬度在40公里至120公里之間,全球最寬的海溝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島海溝,其平均寬度約120公里,最寬處大大超過這個數,距離相當於北京至天津那麼遠,聽起來也夠寬了,但在大洋底的構造裡,算是最窄的地形了。



  經過科學家們多年的調查得知,海溝是海洋裡最深的地方,它的剖面形狀,像是一個英文字母"V"字,但兩邊不對稱,靠大洋的一側比較平緩,靠大陸的一側比較陡峭。靠大洋的一邊是玄武岩質的大洋殼,這裡的地磁場成正負相間分佈,清楚地記錄著地磁場在地質史上的變化;在靠大陸的一邊,則是大陸地殼,玄武岩被厚厚的花崗岩覆蓋,沒有地磁場條帶異常表現。這說明溝底是大陸與大洋兩種地殼的結合部,但它們在這裡並不和睦相處,而是相互碰撞;如兩個"大力士頂牛"。因大洋地殼的密度大、位置低,又背負著既厚又重的海水,實在抬不起頭來,只好順勢俯衝下去,潛入大陸地殼的下方,同時也狠命地將陸地拱起,使陸殼抬升彎曲成島。這就是海溝為什麼多半與島弧伴生的原因。島弧一邊得到大洋底殼的推力,就會不斷升高,靠陸一側的溝坡也必然變得陡峭,自然成了現在的面貌了。


參考資料.馬里亞那海溝底部有無綠色植物?為甚麼?
答:沒有,因為植物需要依靠陽光來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才能存活,馬里亞納海溝水深有10000公尺深,而陽光最多只能抵達水深200公尺處而已,所以綠色植物無法在馬里亞納海溝底部生存。

2.海溝內的的動、植物如何生存?
答:因為馬利亞納海溝底部水壓太大了,所以只有一些深海魚可以存活,如:鰈魚、比目魚、蝦和鯨魚,他們都吃從上方海面所飄下來的一些浮游生物的遺骸或捕捉其他的深海魚類為食。


*以下是馬里亞納海溝的相關資料:

馬利亞納海溝(或稱馬利亞納群島海溝)為目前所知最深之海溝,也是地殼最薄之所在。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方海床,位於北緯11度21分,東經142度12分,即近關島之馬利亞納群島東方。此海溝為兩大陸板塊輻輳之潛沒區,太平洋板塊於此潛沒於菲律賓板塊之下。海溝底部於海平面下之深度,遠勝珠穆朗瑪峰海平面上之高度。

海溝最大深度為海平面下10,911米(35,798呎)。若參考其緯度與地球之赤道隆突,此深度位置距地心為6,366.4公里。相較之下,北冰洋深4至4.5公里,其海床距地心6,352.8公里,僅比馬利亞納海溝距地心近13.6公里。

海溝和海槽的差異只是海水深度.海溝至少水深6000公尺.
當然一般來說,海溝能夠維持這麼深的深度, 板塊的隱沒可以提供動力, 若沒有這些持續下沉動力,海底只要時日夠久,應有較多機會接收海洋沉積物堆積, 那麼海溝附近的海洋地殼年齡比較大,為什麼不漸漸填滿沉積物,卻能保持如此深邃的低漥溝槽?因此一般說海溝的成因是因附近為板塊開始隱沒消失於地下而成.

海槽, 以台灣附近的沖繩海槽而言, 是因為琉球群島這島弧在北邊的張裂作用所造成. 海溝一般都是大陸板塊之間的運動所造成的,1970年後,板塊構造學說確立,根據這一新學說,地球表面覆蓋著不變形且堅固的板塊(地殼),這些板塊確實在以每年1厘米至10厘米的速度在移動。由于地球表面積是有限的,地球板塊分為三種狀態:其一為彼此接近的匯聚型板塊邊界;其二為彼此遠離的分離型板塊;其三為彼此交錯的轉換型板塊邊界。板塊本身是不會變形的,地球表面活動便都在這三種狀態下集中發生,比如海嶺就是在分離型板塊邊界下形成的,海溝則是在海洋板塊彼此碰撞,一個板塊俯衝至另一板塊的下方的匯聚型板塊邊界下形成的。沿北美大陸西海岸分布的聖安德烈斯斷層,則是在太平洋板塊和北美大陸板塊間形成的很具代表性的轉換型板塊邊界下形成的。 在板塊構造上的意義,海溝是海底板塊與大陸板塊的交接處,海洋板塊密度較重,會隱沒在大陸板塊之下,在地形上便會造成明顯的低陷,而於大陸邊緣側則形成島弧(island ar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