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利亞納海溝(或稱馬利亞納群島海溝)為目前所知最深之海溝,也是地殼最薄之所在。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方海床,位於北緯11度21分,東經142度12分即近關島之馬利亞納群島東方。此海溝為兩大陸板塊輻輳之潛沒區,太平洋板塊於此潛沒於菲律賓板塊之下。海溝底部於海平面下之深度,遠勝珠穆朗瑪峰海平面上之高度。海溝最大深度為海平面下10,911米(35,798呎)。美國海軍中尉唐·華許於海溝底部,驚訝的發現近1呎長(30公分)的鰈魚或比目魚及蝦。依皮卡所述:「海溝底部看起來光亮清澈,是片堅硬的矽藻泥荒地。」
2.千島海溝,又稱千島-堪察卡海溝是在太平洋千島群島附近的一個海溝,最深處深達10,542公尺。
太平洋板塊潛沒於鄂霍次克海板塊之下,千島海溝便於潛沒帶形成。
3.開曼海溝,又稱巴特萊特海溝(英文:Bartlett Trough),分佈於加勒比海西部開曼群島和牙買加之間海底的海溝,以東北-西南方向分佈,最深有7,686公尺深。
4.日本海溝是位於日本之東北的北太平洋的一個海溝,是環太平洋火山帶的一部分。它從千島群島伸延至小笠原群島,最深處達9,000公尺。
5.東加海溝是一個位於太平洋的海溝,最深處「地平線深淵」(英語:Horizon Deep)深達10,882公尺。:太平洋板塊在澳大利亞板塊的東北角潛沒於東加板塊,東加海溝及其弧前在兩塊板塊之間的岩石圈形成了活躍的潛沒帶。東加海溝從在紐西蘭北島以北的克馬德克群島伸延至東加板塊以北,成為轉換斷層。兩塊板塊以每年約15厘米的速度聚合,但最近全球定位系統量度得出海溝北部的速度是每年24厘米,這是全球板塊移動最快的速度。這類海溝是大陸地殼形成及物質回收到地幔的主要地方。在東加海溝,來自地幔的物質形成了島弧系統;海洋地殼的沉積物也被收集得到。東加海溝以南的克馬德克海溝基本上是其延續。
6.秘魯-智利海溝是一個在太平洋東部的海溝,約在秘魯及智利以東的160公里處。秘魯-智利海溝長約5,900公里,最深處是在海平面以下達8,065公尺的理察斯深淵(英語:Richards Deep),其平均闊度為64公里,共覆蓋590,000平方公里。秘魯-智利海溝是由那斯喀板塊沉於南美板塊之下而成。
秘魯-智利海溝是一個在太平洋東部的海溝,約在秘魯及智利以東的160公里處。秘魯-智利海溝長約5,900公里,最深處是在海平面以下達8,065公尺的理察斯深淵(英語:Richards Deep),其平均闊度為64公里,共覆蓋590,000平方公里。秘魯-智利海溝是由那斯喀板塊沉於南美板塊之下而成。
7.菲律賓海溝是位於菲律賓群島以東的海溝,從呂宋島之東北方伸延至印尼哈馬黑拉的摩鹿加群島,長約1,320公里,闊約30公里。其最深處深約10,540公尺。
菲律賓海溝形成的原因是板塊的碰撞,由玄武岩組成較重的菲律賓板塊以每年16厘米的速度沉到由花崗岩組成較輕的歐亞板塊之下。兩塊板塊的交匯之處就是菲律賓海溝。
阿留申海溝 | 阿拉斯加以西 |
開曼海溝 | 加勒比海西部 |
希古蘭吉海溝 | 紐西蘭以東 |
日本海溝 | 日本之東北 |
千島海溝 | 千島群島附近 |
勞倫琴海槽 | 加拿大東岸的北大西洋 |
馬里亞納海溝(地球上海洋的最深部分) | 馬里亞納群島以東 |
波多黎各海溝 | 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間 |
秘魯-智利海溝 | 東太平洋,秘魯及智利海岸 |
菲律賓海溝 | 菲律賓群島以東 |
琉球海溝 | 日本琉球群島以東 |
東加海溝 | 澳大利亞之東北 |
雅浦海溝 | 西太平洋,帛琉群島與馬里亞納海溝之間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